起名网 民族文化瑰宝-火把节歌谣简要分述(图文) 云南火把节 正文

民族文化瑰宝-火把节歌谣简要分述(图文) 云南火把节

>  彝族同胞能歌善舞,尤善用歌谣来表达自己的感情,生产劳作、逢年过节、婚丧嫁娶仪式均离不开唱歌,以歌唱作为自娱自乐、自我教育和社会交际的重要手段。那么就让我们来了解彝族歌谣中重要的组成部分——火把节歌谣。你可能喜欢》
>  彝族同胞能歌善舞,尤善用歌谣来表达自己的感情,生产劳作、逢年过节、婚丧嫁娶仪式均离不开唱歌,以歌唱作为自娱自乐、自我教育和社会交际的重要手段。那么就让我们来了解彝族歌谣中重要的组成部分——火把节歌谣。

你可能喜欢》》凉山彝族火把节图片

  凉山彝族的民间歌谣种类繁多、内容丰富,一般分为创世歌、劳动歌、祭歌、战歌、酒歌、情歌、丧歌、儿歌、节日歌、哭嫁歌、婚歌、赞媒人歌、过年歌、火把节歌等。

民族文化瑰宝-火把节歌谣简要分述(图文) 云南火把节

  其中,因为火把节文化底蕴最深,而最能反映出火把节的历史渊源、发展过程、彝乡的风土人情及地域风貌的,又要数唱火把节歌,彝语叫东哄(都合),即朵乐荷,可以说,阿都地区的彝族火把节的文化精髓都在东哄(都合)里面。

  东哄(都合),在布拖、普格、宁南和会东、会理的少部分地区及与布拖县邻近的昭觉县、金阳县少部分地区均有,特别是布拖、普格两县最盛行,村村、寨寨的彝族男女老少都能信手拈来、开口就唱。

  东哄(都合)应是随着火把节的诞生而产生,历史十分久远。彝族传说东哄(都合)最早是在狩猎时代,男人们打猎归来,围着火堆,妇女们跳舞相悦。随着农耕时代的到来,“东哄”中的“朵乐荷”圈舞伴随着彝族人的喜庆活动,与节日相依相存而代代流传了下来。

  东哄的曲调极多、风格各异、内容丰富、唱腔优美,歌声动听,它包含《再合》、《再喓》、《朵乐荷》、《阿衣麻达那欧》、《叶呀》、《黑勒》、《合喊》、《屋后竹青青》、《妈妈的女儿》等十种唱腔,每种唱腔都有固定的曲调,旋律具有所地山歌的风格,结构上为一句一歌,每种曲调的前后都有固定的衬调,其节奏较慢,大致与舞步吻合,歌词以五言七言、九言等,用夸张、拟人、比喻手法表现。

  火把节的东哄歌谣,是凉山彝族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很有民族特色的部分。凉山彝族在火把节期间有唱不完的歌谣,有跳不完的舞蹈,有讲不完的传说,古往今来,在火把节上传唱的歌谣数不清道不尽,它穿越不同历史时代和不同社会制度的时空,它展现的是彝族儿女战胜人祸天灾,与自然斗,与人斗的不屈不挠的精神。

你可能也喜欢:

2016全年日历农历表

少数民族的盛会:火把节都有什么地方过

“东方的狂欢节”:火把节的意义是什么
火把节风俗之各地彝族摔跤形势特点

《民族文化瑰宝-火把节歌谣简要分述(图文) 云南火把节》来源于网络。本文任何之观点,皆为交流探讨之用,不构成任何建议,也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
本文地址: https://www.qiming0.com/article/11260/5508710.html

相关推荐

月老灵签简介 月老全称

月老是主管人间姻缘的一个神仙,在民间可以说是一个家喻户晓的神仙。虽然月老没有无边无际的法力,但是他却主管着我们最重视的姻缘。世间男女的姻缘都在月老的一根红线上,月老的一根红线就可以使一对男女缘定三生。很多人在到了适婚的年
月老灵签简介 月老全称

适合取名的成语大全 出自成语的女孩名字

中国汉语是很精妙的,许多父母在给孩子取名的时候,会参考借鉴很多词汇,这其中就包括成语。不少成语很适合给小孩起名,而用成语起名,也能够彰显出家庭深厚的文化底蕴。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有哪些适合取名的成语。适合取名的成语大全成
适合取名的成语大全 出自成语的女孩名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