谢姓郡望:

谢姓在漫长的繁衍过程中形成了许多郡望,如:会稽郡、陈郡、陈留郡、下邳郡、冯翊郡。
谢姓堂号:
堂号名称一般取自于郡号名或为纪念家族史祖或名人而自创。谢姓有宝安堂、报本党,承启堂、东海业、馆胜堂你伦堂、教伦党教路食相木堂、亨伦堂、怀德堂、积善堂、纪效堂、坚素山房堂、金安堂、最文堂、南安堂、平倭堂、七候堂、三礼堂、世德堂、世发堂、双溪堂、体仁堂、水寿堂、有斐堂、止止堂等堂号。
部分堂号出典如下:
堂号名称一般取自于郡号名或为纪念家族史祖或名人而自创。谢姓有爱敬堂、安晋堂、白云堂、宝翰堂、宝树堂、保树堂、葆光堂、陈郡堂、承德堂、承仁堂、崇本堂、存著堂、东山堂、笃行堂、惇叙堂、敦本堂、软伦堂、教宗堂、蕃翰堂、阁老堂、光裕堂、河内堂、厚德堂、回仑公祠、会稽堂、惠恩堂、济美堂、江龙堂、姜水堂、敬修堂、敬业堂、九德堂、聚德堂、康乐堂、留福堂、留余堂、洛邑堂、懋德堂、明裡堂、南国楼、起凤堂、亲长堂、瑞云堂、善继堂、绍吉堂、世德堂、式南堂、守事堂、崧锡堂、嵩高堂、太原堂、同德堂、威怀堂、文德堂、文星堂、乌衣堂、五先堂、乡贤祠、孝思堂、新燕堂、馨远堂、宣城堂、雅道堂、奕安堂、荫兰堂、印泉堂、雍睦堂、水思堂、玉树堂、玉芝堂、毓芝堂、肇庆堂、哲经堂、芝兰堂、忠信堂、尊敬堂等堂号。
部分堂号出典如下:
谢氏一支出于周宣王申伯之后。《诗。大雅。嵩高》日:“申伯还南,谢于诚归。王命召伯,彻申伯土疆。以峙其粮,式遄其行。”谢氏子孙因以“嵩高”为家族堂号。
战国时墨家思想家谢子( 前331一前288),祁人。祁,地名,属太原。子孙以“太原”为家族堂号。
东晋谢安(320-380)曾居住在京都(今江苏南京) 乌衣巷,其子孙以“乌衣”为家族堂号。
谢安未出仕前,隐居东山( 具体在什么地方有多种说法),其子孙或以“东山”为家族堂号。
谢安子孙或以“葆光”为家族堂号。葆光,意为隐蔽光辉,使才智不外露。这里指谢安未出仕前低调隐居,才华不外路、不张扬。谢安运筹帷幄,以少胜多,击退前秦90万军,使晋朝转危为安。他的威望使朝廷上下都十分敬佩、怀念。其子孙或以“安晋”“威怀”为家族堂号。
谢安之侄谢玄(343-388),幼时聪明伶俐,深得谢安喜爱。有一天,谢安问子侄们:“做父见的,为什么总要关心自己的子弟,希望他们向好的方面发展呢?”谢玄同答道“因为好的子弟就像芝兰玉树长在庭院堂阶上一样,可以为家门增光添彩。艺兰,是一种香草,”玉树”是传说中的仙树,也称“宝树”,古人用以比喻姿貌秀美,才优异之人。谢氏 家族或以“ 3 树” 宝树” 保树”“ 3 艺” 毓芝”“ 芝兰”为家族堂号。
又传说谢安曾受人诽谤,晋孝武帝对谢安产生了猜忌。后来有一位叫桓伊的大臣,吹笛讽读孝武帝,为谢安鸣不平,使孝武帝为之动容。孝武帝亲临谢宅,见谢家第前有瑞柏一抹,技叶繁茂,不禁赞叹说:“这是宝树呀!”亲书谢家宅堂“宝树堂”,谢安子孙因以为家族堂号这是谢氏“宝树堂””由来的另一说法。孝武帝御赐翰墨,题写堂名,谢安子孙引以为荣,又或以“宝翰”为家族堂号。
谢玄封康乐县公,其子孙或以“康乐””为家族堂号。
谢玄的父亲叫谢奕( 301-258),是谢安的长兄。谢玄的后人为了纪念谢奕、谢安,以“奕安”为家族堂号。
谢玄之孙谢灵运(385-433) 为南朝宋著名诗人。其孙谢超宗(? -483),好学博文,志考武市禁味有风毛,灵运复出”,其后子孙以用究实间湖南湘潭一支起风堂谢氏,始祖谢德芳,字风腾,子孙以“起凤”为家族堂号。
谢氏家族在魏晋南北朝时发展至鼎盛,“自晋以降,雅道相传”(《南史》语),子孙因以“雅道”为家族堂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