鄢姓是百家姓氏之一,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名为第463位。鄢氏是由周朝时期以国为氏而得姓,他们的发祥地,就是现在的河南省鄢陵县。
鄢姓起源
1、出自妘姓,以国名、居住地为氏。相传帝颛项玄孙名陆终,生有六子,第四子名求言,夏代时,求言的后人在西周时被封在鄢(今河南省鄢陵县北),称为鄢侯,建立鄢国。春秋时期,鄢国被郑国灭掉,鄢君的子孙就以国名为姓氏,称为鄢氏。后来鄢附属于楚国,楚国有大夫担任鄢县尹,他的子孙也称为鄢氏。
2、源于伊祁氏,出自远古尧帝后裔喦,属于帝王赐姓为氏。该支鄢氏源于尧帝之后,有一个人名叫“喦”,是一个能征善战的勇士。在春秋初期的周平王姬宜臼五十一年(郑庄公姬寤生二十四年,公元前720年)著名的“郑攻周之战”中,因喦曾竭力辅佐郑庄公在击败周王室军队时战功显赫,郑庄公特按其名“喦”之谐音赐姓为“鄢”,称鄢喦,并封赏其居于故鄢国之地鄢邑。鄢喦死后,就殡葬于鄢邑,故而后来的史家将鄢邑称作“鄢陵”,即今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境内。
在鄢喦的后裔子孙中,多以帝王赐姓相传,皆称鄢氏,世代相传至今。由于该支鄢氏是由郑庄公所赐,邑地又为郑庄公所封,故源其宗为“郑邑氏”。该支鄢氏族人自秦、汉以后世代居于四川北部地区,故自谓“川北郑邑氏鄢氏族裔”。
3、源于姬姓,出自周文王之子召公奭之后裔,出自远古颛顼帝后裔祝融之后,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
4、源于地名,楚国有个贵族大夫担任了鄢县令尹,负责管理鄢县之地,时称其为鄢将师,在他的后裔子孙中,即有以先祖管辖之地名为姓氏者,亦称鄢氏,世代相传至今。

5、源于回族,属于汉化改姓为氏。回族鄢氏,出自历史上的西域民族,在宋朝时期有改为汉姓鄢氏者,其源纷说不一,因此详实情况还有待进一步考证。今宁夏、云南这两地多有回族鄢氏族人分布。
鄢姓得姓始祖——求言
相传帝颛项的元孙陆终的第四个儿子名求言,封在郐国,今河南省新郑县西北的一地,当地居名时称会人。会人中有后代在西周时被封在鄢(今河南省鄢陵县北),建立鄢国。
春秋时鄢国被郑国灭掉,鄢君的子孙仍以国名为姓氏,称为鄢氏。后来,鄢又被楚国并吞,并改设为县,楚国有大夫也被封于此,担任鄢县尹,他的子孙也就以封邑为姓氏,称为鄢氏。
楚平王时的乱臣鄢将师就是该楚国大夫的后裔。据《姓考》云:周国名,后以国为氏。故鄢氏后人奉求言为鄢姓的得姓始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