卞姓氏起源:
姓氏的源流就是同一族得姓的来源与变迁,中国人的姓氏渊源大多很为古老,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,伏羲氏就开始"正姓氏,别婚姻"。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,如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。氏是姓的分支,表示部落分支之名称,用于区别子孙之所出。氏也是贵族宗族制度的代表和称号,夏、商、周三代以前,男子多称氏、女子多称姓。
姓氏主要来自:1、从土地和赐姓而来,天子就是赐姓命氏的人。黄帝对他的二十五个儿子创设了十二个姓。陶唐氏之后代封于刘地,其后裔以刘为姓。 2、以出生地为姓。黄帝生于寿丘,长于姬水,故以姬为姓。3、以封爵、官职为姓。楚庄王少子,作上官大夫,后代就以上官为氏。4、因事物或其他原因而得姓。
关于卞氏的姓氏来源说法如下:
相传黄帝有儿子叫龙苗,龙苗生吾融,吾融的儿子被封在卞国(在今山东泗水县东的卞桥镇),史称卞明。其后代子孙以国名为姓,遂成卞氏。按《吕氏春秋》载,在商朝之际,汤与伊尹计谋功伐夏桀时,有个叫卞隋的名士,因拒行汤王之计而投水自尽。可见卞氏起源很早。
西周时,周武王姬发封自己的弟弟叔振铎于曹(今山东省曹县),世称曹叔振铎,其后以曹为氏,遂成曹姓。后来叔振铎的支庶子孙中有个勇士名庄,在鲁国做官,又被封于卞邑(在今山东省衮州,泗水一带)。爵位为子,故时称卞庄子,其后人遂以卞为姓。形成了卞姓的一支。
卞氏迁徙分布:
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,因政治需要、战乱逃难、经济谋生、改朝换代、避讳改姓、复姓改单姓等原因有无数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。对于中国人口分布状况的形成有着巨大影响,它在客观上大大促进了中国多民族的融合和经济文化的交流的同时,也改变着姓氏的分布。
卞姓的迁徙分布主要有:
振铎所建曹国于公元前487年被宋景公所灭后,曹之国都定陶地近今河南、河北、安徽、江苏四省。
秦、汉之际,部分卞氏族人远徙于山东北部及今江苏南部。《万姓统谱》载,东汉桓帝时蒙冤下狱的卞崇为吴郡娄(今江苏娄县)人,可见卞氏南迁之早。由于汉朝时期,在定陶一带置济阴郡,故后世卞氏以济阴为郡望堂号。
魏、晋、南北朝时期,是卞氏一族发展史上的里程碑,也是济阴卞氏之里程碑。此间,先因曹操之妻卞后的贤德而享誉天下,随后济阴卞氏族人又大放光芒,人丁兴旺,名人辈出。此间中原板荡,出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众大迁徙,卞氏族人由于仕宦、避难、谋生等,除遍及黄河中下游诸省外,还大批迁往江苏、浙江及安徽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西等地。
唐末五代时期,已有卞氏族人落籍四川。宋元两代,江浙成为战争重灾区,导致卞氏向福建、广东等地迁徙。
明朝初期,山西卞氏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,被分迁于河南、山东、河北、北京、天津、江苏、安徽等地。明朝中叶后,河北北部、京津一带卞氏族人有迁往辽宁南部及内蒙之东南者。
清朝康乾年间及以后,山东等地卞氏随闯关东风潮入居东北三省,卞氏在全国分布愈广。
如今,卞氏族人在全国分布较广,尤以江苏、四川、黑龙江、河南、山东等省为多。
卞姓历史名人:
卞大亨:宋代学者,字嘉甫,泰州人。由乡举入太学,升上命。精医卜之书,著《松隐集》等。
卞敦:晋代尚书,字仲仁,弱冠仕州郡,后从讨王敦,拜尚书,以功封益阳侯。谥敬。
卞立言:清代棋师,名交恒,江都人。祖孙三代均以奕名。有《奕萃》传世。
卞仲子:元代画家,其子卞珏,颇善画,绰有父风。
卞庄:春秋鲁国卞邑大夫,有勇为,一次能杀死二虎。齐人欲伐鲁,惧庄子不敢逞。

卞粹:晋代中书令,字玄仁,冤句人。刚直不阿。后拜右丞相,封成阳子。齐王司冏辅政,为侍中、中书令,进爵为公。其兄弟六?瞬⒌翘ǜǎ茡卞氏六龙敗?
卞敏:清代女画家,秦淮人。为画家卞赛之妹,善鼓琴,精于兰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