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姓郡望:
龙姓在漫长的繁衍过程中形成了许多郡望,如:天水郡、武昌郡、太原郡、武陵郡。
龙姓堂号:
堂号名称一般取自于郡号名或为纪念家族史祖或名人而自创。龙姓有八德堂、崇本堂、存仁堂、德中堂、登公堂、敦本堂、敦厚堂、敦伦堂、敦慎堂、敦周堂、厚慎堂、经德堂、九芝堂、来鹤堂、纳言堂、念玲堂、世师堂、天龙堂、天水堂、文会堂、武陵堂、孝梅堂、永宁堂、志成堂、忠勤堂、忠孝堂、紫府堂等堂号。
部分堂号出典如下:
相传龙氏出舜纳言(“喉舌之官”)之后,故龙氏家族以“纳言”为堂号。
东汉龙述(前2--88)为山都长官,马援(前14--49)称其有八德:“敦厚周慎,口无择言,谨约节俭,廉公有威”,光武帝称其“堪为世人师”,子孙因以“八德”“敦厚”"敦周”“敦慎”“厚慎”“世师”为家族堂号。
北宋乾德中有龙镯,知邠州事,宅心以1,守已以廉。有鹤翔于公庭,州民绘来鹤图以颂其德,龙镯子孙以“来鹤”为家族堂号。
江西万载、上高等地龙氏,始祖龙岱,生于南朝宋,因避战乱,举家自吉州(今山西吉县)迁居敖邑(今江西上高)洪口。8世孙龙兆基3子龙鑽、龙铎、龙鐙,唐高宗时同登进土,因有“一门三进士”之美誉,受封为“紫府丞相”,子孙以“紫府”为家族堂号。
明末戏曲作家龙膺(1560-?),作戏剧《金门记》,万历中上演于湖广常德。文学家袁宏道(1568--1610)诗<答君御诸作》述及此事,“打叠歌鬟与舞裙,九芝堂上气如云。无缘得见金门叟,齿落唇杜嬲细君。”龙膺子孙以“九芝”为家族堂号。
清桐城派古文家龙启瑞(1814--1858),精通音韵、文字之学,著有《经德堂诗文集》《古韵通说》《小学高注补正》等,有“经德文章”之称。子孙因以“经德”为家族堂号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