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,因政治需要、战乱逃难、经济谋生、改朝换代、避讳改姓、复姓改单姓等原因有无数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。对于中国人口分布状况的形成有着巨大影响,它在客观上大大促进了中国多民族的融合和经济文化的交流的同时,也改变着姓氏的分布。
鲍姓的迁徙分布主要有:
战国初,田氏代齐后,子孙有逃往今河北、河南、山东、江苏间地者。
先秦时期,鲍姓很少为人所知,其主要活动在山东地区。
两汉时,鲍姓名人渐多,鲍姓已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,并有一支进入安徽。
魏晋南北朝时期,繁衍于山东、江苏间地,古属东海郡之地的鲍姓人丁兴旺,名家辈出,著名南朝乐府诗人鲍照即为此郡鲍姓之杰出代表。此郡鲍姓由于离东晋、南朝之国都南京较近,其由于仕宦、逃难进入今浙江、江苏、湖北等地。此际,繁衍于上党、泰山、河南郡的鲍姓亦呈族大人众、名家辈出之态,昌盛为鲍姓上党、泰山、河南郡望。
唐末至五代的动乱导致鲍姓在今江西、湖南、四川等地定居下来。
宋朝时期,鲍姓大约有8万1千人,约占全国人口的0.11%,排在第一百三十二位。当时鲍姓第一大省是安徽省,约占全国鲍姓总人口的30%。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山东、江苏等。
元初、元末的动乱导致鲍姓向广东、福建、广西等地徙居。
明初,山西鲍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,被分迁于安徽、江苏、河北、河南等地。明中叶以后,鲍姓进入台湾省,有清一代,鲍姓分布愈广。
如今,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青海、江苏、山东、湖北、浙江等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