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苑姓氏起源:
姓氏的源流就是同一族得姓的来源与变迁,中国人的姓氏渊源大多很为古老,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,伏羲氏就开始"正姓氏,别婚姻"。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,如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。氏是姓的分支,表示部落分支之名称,用于区别子孙之所出。氏也是贵族宗族制度的代表和称号,夏、商、周三代以前,男子多称氏、女子多称姓。
姓氏主要来自:1、从土地和赐姓而来,天子就是赐姓命氏的人。黄帝对他的二十五个儿子创设了十二个姓。陶唐氏之后代封于刘地,其后裔以刘为姓。2、以出生地为姓。黄帝生于寿丘,长于姬水,故以姬为姓。3、以封爵、官职为姓。楚庄王少子,作上官大夫,后代就以上官为氏。4、因事物或其他原因而得姓。
关于苑氏的姓氏来源说法如下:
出自子姓,据《元和姓纂》、《尚友录》所载,商高宗之子文(一作支)封苑侯,其后以其爵号为氏。
出自官名,据《姓氏考略》、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所载,春秋时齐大夫苑何忌之后以苑为氏。
出自他族,今满、蒙古、回等民族均有苑姓。
苑氏迁徙分布:
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,因政治需要、战乱逃难、经济谋生、改朝换代、避讳改姓、复姓改单姓等原因有无数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。对于中国人口分布状况的形成有着巨大影响,它在客观上大大促进了中国多民族的融合和经济文化的交流的同时,也改变着姓氏的分布。
苑姓的迁徙分布主要有:
苑姓应起源于河南,历商周近千年之时光,逐渐播迁异乡,后在今河北涿州、湖北荆门、山西朔州三地形成大的聚落;历两汉魏晋,昌盛为苑姓范阳郡望、永宁郡望和马邑郡望。据说后世广布各地之苑姓皆由此三郡分衍而出。魏晋南北朝时,北方持续动荡不宁,苑姓则由于仕宦、谋生、逃难,开避新的生存环境等原因,徙奔江南,至隋唐时,苑姓已分布于今浙江、江苏、安徽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等广大南方省份。宋元两代,苑姓除分布于北方各省外,在南部省份的分布区域也进一步扩大。明初,山西苑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,被分迁于湖北、河北、江苏、浙江等地。历明而降至有清一代,苑姓有进入今西南、华南、东北之地者,台湾岛也有苑姓迁入。
苑姓历史名人:
苑何忌:春秋时齐国大夫。即苑子。齐景公曾以公孙青使卫知礼,遍赐诸大夫酒,他辞而不受,说参与了对公孙青的赏赐,日后必然并受其责罚,自己不敢贪受君王赏赐以干犯先王。齐景公三十二年(前516),率兵与鲁战于炊鼻(今山东宁阳境内),曾割去鲁兵林雍的耳朵,又砍断其一只脚。
苑君璋:唐将领。马邑(今山西朔县东北)人。本为当地土豪。隋末从刘武周为将。武周死,他统其旧兵,受突厥委任为大行台,攻唐代州。所部厌乱,多叛去,他穷蹙欲降,因颉利可汗之招,北投突厥。后见颉利政乱,乃于贞观元年(627)率部降唐。授安州都督,封芮国公。
苑 亮:清义仆。江南亳州(今安安徽省亳州市)人。同州福建兴化守备韩斌家仆。“三藩之乱”时,冒险赴耿精忠军中,遗密书招已被迫接受耿军副将职衔韩斌降归,后不屈被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