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姓是中文姓氏之一,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名第312名,是一个多民族、多源流的姓氏群体。通姓起源1、源于地名,出自春秋时期巴国大夫的封地,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。春秋时期,古巴国有个大夫受封于通川(今四川达川),他是巴国君主廪君的后裔,时称“通君”。在其后裔子孙中,有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,称通氏,世代相传至今。2、源于官位,出自汉朝初期大臣蒯彻(蒯通),属于以先祖名字避
通姓是中文姓氏之一,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名第312名,是一个多民族、多源流的姓氏群体。

通姓起源
1、源于地名,出自春秋时期巴国大夫的封地,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。春秋时期,古巴国有个大夫受封于通川(今四川达川),他是巴国君主廪君的后裔,时称“通君”。在其后裔子孙中,有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,称通氏,世代相传至今。
2、源于官位,出自汉朝初期大臣蒯彻(蒯通),属于以先祖名字避难改姓为氏。蒯彻,范阳人,辩才无双,善于陈说利害,曾为韩信谋士。据传,东汉末年刘表的谋臣蒯良、蒯越等皆是其后裔。
3、源于蒙古族,出自古代官吏通事,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。蒙古族通事纳尔氏,主要源出元朝时期蒙古族官吏称谓。通事,亦称通官、通政,源起于三国时期曹魏国的通事郎,隶属于中书省。
通姓得姓始祖——彻侯
通姓家族的起源,一是“因地命氏”,一是“因避讳而名氏”。上古时有皇帝封为彻侯的人,他的后人以“彻”为姓,到了西汉时,为避汉武帝的名讳,将“彻”改为“通”,称为通氏。
又有一说,是《元和姓纂》上记载的:“卫大夫食采通州,因氏焉。”他的后代子孙以其受封地名中的“通”作为姓氏。由此可知,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。望族居西河郡(今山西省离石县一带)。通氏后人奉彻侯为通姓的得姓始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