臧姓郡望:臧姓在漫长的繁衍过程中形成了许多郡望,如:东海郡、颖川郡、东莞郡、天水郡。臧姓堂号:堂号名称一般取自于郡号名或为纪念家族史祖或名人而自创。臧姓有拜经堂、宝善堂、东海堂、敦睦堂、负苞堂、朗陵堂、烈士堂、三辅堂、树德堂、迎风堂、昭德堂等堂号。部分堂号出典如下:东汉中兴名将威宫?-58)封朗陵候,子孙以“朗陵”为家族堂号。 东汉末即丘太守威洪( 160-19)曾与
臧姓郡望:
臧姓在漫长的繁衍过程中形成了许多郡望,如:东海郡、颖川郡、东莞郡、天水郡。

臧姓堂号:
堂号名称一般取自于郡号名或为纪念家族史祖或名人而自创。臧姓有拜经堂、宝善堂、东海堂、敦睦堂、负苞堂、朗陵堂、烈士堂、三辅堂、树德堂、迎风堂、昭德堂等堂号。
部分堂号出典如下:
东汉中兴名将威宫?-58)封朗陵候,子孙以“朗陵”为家族堂号。
东汉末即丘太守威洪( 160-19)曾与陈留太守张超等结盟攻伐董卓。后归袁绍,任东那太守。曹操攻张超,袁绍不救,威洪遂与之决裂。袁绍攻打东那,或洪以孤城抗乞,兵败被俘,至死不降,不屈而死。后人赞其为三国第一“义烈士”,子孙以“烈士”为家族堂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