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籍姓郡望:
籍姓在漫长的繁衍过程中形成了许多郡望,如:广平郡。
籍姓堂号:
堂号名称一般取自于郡号名或为纪念家族史祖或名人而自创。籍姓有广平堂、忠恕堂等堂号。
籍姓有3个主要来源:
春秋晋穆侯之子公子阳叔,生孙伯照(公孙伯厲)。孙伯属,司晋之典籍,以籍为氏,即《左传》之籍廡。籍属生司空颉,司空颉生南里叔子,南里叔子生叔正官伯,叔正官伯生司徒公,司徒公生曲沃正少襄,少襄生司功大伯,司功大伯生侯季子,侯季生晋上军司马籍偃(籍游),籍偃生晋大夫籍谈,籍谈生晋上军司马籍秦。《通志.氏族略>伯氏注说:“晋大夫荀林父之后。林父为中行伯,其孙伯属,以王父字为氏。伯雁为正卿,司晋之典籍,以为大政,故又为籍氏。”而籍氏注则以伯属为荀林父之子。伯展,《左传。昭公十五年》作孙伯嚴,当是公孙伯属之省称。如同晋襄公之孙惠伯谈(公孙谈),《国语。晋语》称孙谈一个道理。孙伯属10世孙籍谈乃晋昭公(前531-前526)时人,若按20年一代推算,孙伯属生当公元前711年;而荀林父约死于公元前593年,生当公元前7世纪中叶,要晚于孙伯廉,可见《通志》之说之谬。《元和姓纂》以伯廉乃晋文侯(?一前746)弟公子叔阳之子,亦即晋穆候之孙。晋穆侯公元前811一前785年在位,与前面推算的孙伯属生年是吻合的。籍丘,春秋齐邑,齐公族以邑为氏。齐景公时有大夫籍丘子鉭,其后或省为籍氏。战国玺印有籍莫疟(明顾从德《印数》,汉印有籍莫宾(清陈介祺《十钟山房印举》、籍莫偃(《汉印文字征》)。籍莫氏后无闻,或改籍姓。籍姓历史人物有:籍偃,字游、籍雁曾孙、晋上军司马;偃子籍谈,字叔,事略公:谈子箱秦,事顷公,为上军司马。籍福,汉高祖时大时。籍熊,十六国时后赵侍中。籍知幾,唐太常博士。籍贯,河南内黄人,明正统中湖广茶陵知州。籍忠宣、直隶任邱(今河北任丘)人,清光绪十八年(1892)进士,内阁中书、山东候补同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