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黎姓郡望:
黎姓在漫长的繁衍过程中形成了许多郡望,如:京兆郡、九真郡( 今越南境内)、宋城( 今河南商丘南)。
黎姓堂号:
堂号名称一般取自于郡号名或为纪念家族史祖或名人而自创。黎姓有巴郡堂、昌德堂、崇本堂、传经堂、敦本堂、敦化堂、敦仁堂、敦恕堂、高阳堂、桂泽堂、京兆堂、经术堂、景楼堂、靖德堂、九真堂、开继堂、客城堂、课读堂、黎城堂、黎阳堂、礼序堂、隆德堂、攀桂堂、乾远堂、尚綱堂、双清堂、宋城堂、同人堂、新安堂、贻燕堂、永世堂、载酒堂、致远堂等堂号。
部分堂号出典如下:
相传黎氏出上古高阳氏帝颛顼曾孙重黎之后,黎氏族人因以“高阳”为家族堂号。
然黎氏出重黎之后,乃附会之说,并无根据,故以“高阳”为家族堂号不足取。黎氏一支出春秋黎国公族之后。黎国建都黎侯城,故黎氏家族以“黎城”为家族堂号。
北魏黎嶷,随太武帝破平凉有功,赐爵容城县男,子孙以“荣城”为家族堂号。
北周河间鄭州(今河北任丘)黎景熙,西位时曾任黎阳太守,子孙以“黎阳”为家族堂号。
北宋庆历三年(1043)状元、经学家黎锌,渠江(今四川广安)人,宋英宗封之为经术博士”,子孙以“经术”“传经”为家族堂号。
黎镎,知眉州时曾主持修建“远景楼”,上刻其所撰《远景楼赋》。黎氏子孙或以“景楼”为家族堂号。
黎镎九世孙黎伯贤,南宋时迁居重庆府巴县西乡大教场(今重庆市渝中区教场口),以“巴郡堂”为家族堂号。
北宋儋州(今属海南省)黎子云兄弟,家贫好学,经常带着酒拜访苏轼(1037-101),向他请教。一天,苏轼饮酒高兴时为黎家题写了“载酒堂”,黎子云兄弟做成匾挂在大门上,他们的子孙就以“载酒堂”作为家族堂号。
北宋永嘉(今属浙江)黎靖德,嘉祐间任沙阳县主簿,清廉谨慎,博学能文,曾主修《沙阳县志》、编撰《朱子语录》。其子孙以“靖德”为家族堂号。
元至正八年(1348)进士黎祖主,浏阳(今属湖南)人,官至詹事府丞,敕建“攀桂坊”,族裔以“攀桂”为家族堂号。
湖南长沙尚綱堂黎氏,始迁祖黎文锦,字尚綱,子孙因以为“尚綱”为家族堂号。